五一长假,原本是市民出门休闲的好时光,广大医护人员却坚守工作岗位,守护一方百姓和外来游客生命安全。5月1日下午4时,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急诊科上演惊心动魄一幕。一场“生死时速”,成功挽救1名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患者。
黄金4分钟:医院门口突发呼吸心跳骤停
“医生、医生,门口有人晕倒了!”当日下午4时,一阵急切的呼救声打破了急诊室的平静。值班医师王彭成、护士王瑜迅速起身,一路小跑循声而去。在医院门口,只见1名患者晕倒在地,四周围满了焦急的人群,此时患者意识丧失,四肢瘫软无力,情况十分危急。
时间就是生命!在安保、家属人员的配合下,医护人员迅速使用平车将患者转运至抢救室。经床边体格检查,初步诊断患者突发呼吸心跳骤停!
10分钟抢救:患者恢复自主心率和呼吸
心肺复苏、面罩通气、建立静脉通道、持续心电监测……一系列抢救措施有条不紊地展开,其间患者反复发生室颤!在急诊科、重症医学科主任胡健的指导下,医师王彭成、王锋和护士王瑜紧密配合,持续进行了10分钟的心肺复苏、电除颤等抢救措施。
“患者恢复自主心率和呼吸,生命体征逐渐平稳,配合检查!”短暂的10分钟,对于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来说,经历了一场“生死时速”的大营救,每一秒的等待都充满了期待和焦虑,每一项操作和抢救都承载着挑战和希望。
急诊PCI:避免再次发生猝死风险
为进一步明确病因,医护人员快速为患者完善心电图检查,并在心血管内科专家组的紧急会诊下,患者被确诊为因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心跳骤停,即心源性猝死。
为避免患者再次发生猝死风险,征得家属同意后,患者被快速转送至介入导管室,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(PCI)手术,20分钟就精准地开通梗死冠脉血管。40分钟后,手术顺利完成,患者转入心血管内科冠心病监护病房观察治疗。
专家提醒:珍爱生命,预防猝死刻不容缓
五一假期,医护人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五一我在岗,守护健康不打烊”的职业风貌,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高度赞誉。 市第一医院心血管疾病专家提醒:一旦出现心源性猝死疑似症状,应立即安静休息,避免剧烈活动,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救援。
专家介绍,猝死并非毫无征兆,心源性猝死前可能出现心慌、胸闷、胸背痛、牙痛、左肩膀放射性疼痛等症状。预防心源性猝死、肺源性猝死,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合理饮食、控制体重、戒烟限酒、规律作息,避免长时间久坐,预防血栓形成等,此外,建议广大市民通过网络平台等方式,学习心肺复苏急救技术,关键时刻可以挽救宝贵生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