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丹江口市第一医院!今天是
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健康教育 >> 四季养生 >> 正文
四季养生
夏天养生 祛瘀也是重头戏

作者: 来源: 发布时间:2019-07-22 点击量:

提起夏天的养生原则,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祛湿。的确,夏季多雨,气候闷热潮湿,按照中医“天人相应”的理论,夏季是体内湿邪较重的季节。《黄帝内经》中说:“中央生湿,湿生土,土生甘,甘生脾。”中医传统理论认为,脾胃对应五行中的“土”,是喜燥而恶湿的,所以湿邪过重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。此外,夏季酷暑难耐,许多人贪食生冷,也易损伤脾胃,导致食欲不好、身体疲乏、口粘等症状。

  可是,为什么有些人通过清暑祛湿等方法,健康状态得到了改善,而有的却仍然毛病不断,身体不适?这主要是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,每个人所患疾病不同导致的。中医养生,不仅要因时而异,更要因人而异。比如说,血瘀体质的人、久病的人,夏天在祛湿的同时,还要注意祛瘀通络。

  改善血瘀有助祛湿

  中医认为,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和健康的基本要素,它们既相互关联,又相互影响。有血瘀的人由于气血呈瘀滞状态,经脉不通,津液的运行输布过程也较正常人缓慢,更容易形成病理产物——湿气。夏天湿气重,加重了经脉郁滞;暑热还可煎灼津血成瘀。因此,原有血瘀的患者在夏天病情有可能加重。水湿津液的运化与经脉的畅通和脏腑功能强弱都有关系。对有血瘀病症的人来说,血瘀改善使气血运行更通畅,也有利于祛湿。

  暑湿天气的特点是气温高、湿度高、气压低,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胸闷症状常会加重。防治和护理方面,除防暑祛湿外,不要忘记活血通络以改善血供。暑热煎熬血液,血脉可凝结成瘀。

  夏季还好发泌尿系感染、前列腺炎等,表现为小便不畅、尿频、尿急、尿痛、尿黄等。中医古代医家治疗这类疾病就常利湿和化瘀合用,如古代名方蒲灰散、滑石白鱼散等。唐代《千金要方》中记载,蒲黄、滑石两味中药组方(蒲灰散),可治疗“小便不利,茎中疼痛,小腹急痛”,类似于现在的急性前列腺炎等疾病的湿热夹瘀证。其中,蒲黄凉血化瘀消肿,滑石善于利湿清热。此外,桂枝茯苓丸也有利湿化瘀的作用,方中药物如茯苓、桂枝都有利尿祛湿效果,而赤芍、桃仁有活血化瘀的作用,适合多种湿浊挟血瘀的妇科病症。

  观舌头辨血瘀程度

  血瘀也是分程度的,不同程度的血瘀对人体的危害是不一样的。如轻度血瘀会影响面色,中重度血瘀会导致一些疾病,如心脑血管疾病、结节和肿瘤性疾病等。

  很多指标都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血瘀的程度,对普通人而言,最直观的方法就是看舌头。如何通过舌头辨别血瘀程度呢?

  第一步,看舌头的颜色。这里可以借助水果的颜色来辨认。轻度血瘀的舌头一般是像西瓜一样的暗红色,中度血瘀的舌头像红心火龙果的暗紫色,重度血瘀的舌头就是像猪肝一样的青紫色了。第二步,看舌上是否有瘀点或瘀斑。一般只有瘀点的是轻度血瘀,只在舌边可以看到瘀斑的是中度血瘀,可以看到大块瘀斑的是重度血瘀。第三,看舌下络脉。轻度血瘀时,舌下络脉长度不超过舌下肉阜至舌尖的3/5,宽度不超过棉签粗细;中度血瘀时,舌下络脉长度不超过舌下肉阜至舌尖的4/5,宽度变粗。重度血瘀时,舌下络脉长度超过舌下肉阜至舌尖的4/5,比正常宽1/2以上,变粗、变长、分叉、迂曲。我们在判断血瘀程度的时候,符合上述三个指标中的一个即可,不需要全都符合。

  用药分寸怎么拿捏

  若想对症下药,还需要充分了解活血化瘀中药的药性。否则,很可能出现病轻药重或者病重药轻的情况,对健康很不利。

  一般来说,轻度血瘀要和血养血,中度血瘀要活血通络,而重度血瘀则要破血祛瘀。大部分人都知道中药三七是可以活血祛瘀的,经常会自己打粉服用,但其实三七更适合中度血瘀的人群,功效偏于活血,相似程度的药物还有丹参、红花、桃仁等。在药膳中常被用到的当归,则兼具活血与和血功效,既可以用于中度血瘀,也可以用于轻度血瘀。改善轻度血瘀,宜选荷叶、玫瑰花、山楂等,这些中药都可以在家用沸水冲泡代茶饮,缓解血瘀症状。对于重度血瘀,适合用虫类药,如水蛭、地龙等来破血祛瘀,但由于药性峻猛,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。

  妙用小方化湿祛瘀

  花根茶:藏红花5~10根、鲜芦根25克及冰糖适量,泡水代茶饮,适合中度血瘀的人。该茶的功效是活血利湿,有利于血瘀体质的人夏天祛湿保健。

  山楂荷叶茶:山楂干15克、干荷叶10克及冰糖适量,泡水喝,可以健脾降脂,降压减肥,预防高血压、动脉硬化等。脾胃弱的人可以加两枚红枣,最好煎煮后,于饭后服。

  玫瑰薄荷茶:玫瑰花5~6朵,薄荷叶适量,泡水代茶饮,可以改善面部痤疮、胸闷不舒、心情抑郁、乏力困倦等症状。

  当归煮鸡蛋:当归15克,鸡蛋2个,煮熟后,连水和鸡蛋同吃,可和血调经。

  此外,长期循经络拔罐能促进血管新生,改善血瘀体质。同时按摩或艾灸足三里(健脾益气)、血海(活血化瘀)、膻中(气会之穴)、膈俞(血会之穴)、太冲和合谷(开四关)等穴位,也对祛湿化瘀有帮助。

地址:湖北省丹江口市沙陀营路32号 电话:0719-5223165 传真:0719-5223299 邮编:442700
丹江口市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鄂ICP备17003703号 鄂公网安备 42038102000231号
Copyright © 2009-2010 DanJiangKou Hospital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