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丹江口市第一医院!今天是
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 医院新闻 >> 正文
医院新闻
七旬独居老人惊魂脱险,专家提醒“热射病”不是普通中暑!

作者:周珊珊 尚卫明 来源:急诊科 发布时间:2025-07-28 点击量:

“如果不是120抢救及时,老爷子可能就没了。”近日,独居老人朱爹爹被发现昏迷在床,体温高达41℃,紧急送医后确诊为极危重型“热射病”。最终,经过丹江口市第一医院ICU团队争分夺秒抢救,6天后老人脱离危险,康复出院。

接诊医生回忆,老人急诊入院时全身滚烫、呼叫无反应、口腔痰多、血氧饱和度较低,出现呼吸衰竭、急性肾衰、肝损伤、心肌损伤等多器官衰竭迹象,属于典型的极危重型“热射病”。为了和时间赛跑,急诊科立即启动“热射病绿色通道”:气管插管、冰盐水输注、冷水擦拭浸泡……30分内患者核心体温降至39℃以下,为后续救治赢得宝贵时间。医生坦言:“再晚10分钟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

副主任医师、急诊与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尚卫明介绍,很多人以为中暑只是小毛病,但热射病绝非普通中暑,它是热痉挛、热衰竭和热射病3种重症中暑中最危险、最严重的中暑类型。值得注意的是,热射病是一种因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核心温度骤升超40℃,伴有意识模糊、抽搐、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的急症,本质是人体体温调节系统“罢工”,若救治不及时,会迅速引发脑、肝、肾等多器官衰竭,死亡率高达50%-80%。

尚卫明主任提醒,进入7月以来连续高温天气,朱爹爹突发热射病并非个例,近日急诊科连续接诊各类急性中暑患者20余人,其中重症中暑7人,1人因年龄和基础疾病原因不幸离世。眼下正值高温季节,面对被称为高温下“致命杀手”的热射病,广大市民需认清疾病本质,做好预防应对,共同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健康。

专家指出,2类人群需特别警惕热射病:一类是劳力型热射病,多见于青壮年,如军人、建筑工人、运动员等,常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高强度活动,导致体内产热剧增、散热障碍;另一类是经典型热射病,多见于体温调节能力弱的人群,如老年人、婴幼儿、慢性病患者、孕产妇等,因体温调节弱,在无空调、通风差的室内或车厢内,热量悄然积聚,极易引发热射病。

专家支招,为预防热射病,要警惕高危场景,如密闭车厢、高温高湿环境、通风不良室内和长时间高强度体力活动。不同人群需采取相应防护措施,户外工作者应避开极端高温时段作业,增加休息频次,主动补充水分和电解质,穿着合适衣物;居家老人和婴幼儿要合理使用空调、风扇,关注身体状况,保证充足饮水;运动人群运动前后要注意体温变化,关注身体信号,及时补充电解质,避免在最热时段剧烈运动。同时,切记独居老人每日“敲门行动”不可少,35℃晴天切勿将儿童、宠物独留车内!

专家提醒,热射病进展迅猛,一旦出现高热、意识障碍、无汗或早期大汗后期无汗“致命三联征”,必须立即采取急救措施。救治核心原则是快速、有效、持续降温,力争发病后30分钟内将核心体温降至安全范围,现场急救需迅速将患者脱离热源,采用冷水浸泡、冰敷、冷水擦拭等物理降温方法,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,禁止强行灌水,医疗救援同步进行,快速拨打120急救电话,争取黄金抢救时间。

夏日炎炎,防暑降温不可少,呼吁全社会共同优化健康营商环境,关爱独居老人,体谅户外工作者,科学防暑降温,共渡高温难关。

医院风采
更多
  • 国医堂

  • 检验科

  • 手术室

  • 儿童雾化治疗室

  • 医美整形中心

医院荣誉
更多

地址:湖北省丹江口市沙陀营路32号 电话:0719-5223165 传真:0719-5223299 邮编:442700
丹江口市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鄂ICP备17003703号 鄂公网安备 42038102000231号
Copyright © 2009-2010 DanJiangKou Hospital. All Rights Reserved